2012年1月19日 開始既懷孕奇妙旅程 ^^


顯示具有 有用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有用分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有關報幼稚園Website

阿仔係細龍B

不過都要開始睇下報NURSERY D 資料

其實都睇左好耐架啦

搵到個website 幾好

Share 俾大家呀


部分熱門幼稚園招收2014/2015年度新生派表、報名及面試日期(港島區)
http://www.myschool.hk/education-4-20.php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好文分享] 【寶寶要長高 四大錯誤別犯】



寶寶要長高 四大錯誤別犯】


錯誤做法一:早早叫醒寶寶
妨礙指數:五級
...
通常人在睡眠時,腦中的生長激素分泌較多,這些生長激素起著促進骨骼、肌肉、結締組織和內臟增長的作用。

寶寶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因此,睡眠對寶寶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睡眠對寶寶大腦的發育、腦功能的恢復、記憶力的增強和鞏固,也都有良好的作用。

有的家長不懂得睡眠的意義,白天寶寶在興奮中不肯睡覺,就放任他隨意玩耍,到晚上,把寶寶哄睡了,又忙著看電視或做一些白天沒做完的事。

這樣既不能滿足寶寶充足的睡眠時間,又不能給寶寶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使寶寶的睡眠得不到保障,影響身體成長。

所以,不要以為寶寶早睡就行,早早叫寶寶起床也是寶寶長高的一個大忌。


錯誤做法二:發育前忽視寶寶身高
妨礙指數:四級

許多父母都在抱怨,自己寶寶身高平常都只是比別人矮那麼一點,直到別家的寶寶都已經發育了,自己的寶寶還是沒有長高,以為只是寶寶發育比較晚。

拖了幾年,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寶寶的骨齡只差一點就全部閉合了,已經沒有辦法再糾正身高問題了。

有不少父母錯誤地認為,在寶寶發育前並不需要為孩子將來的身高擔心,只要發育正常身高就不會比別人差,等到寶寶該長高卻仍沒有長高的跡象時,家長才開始著急。

而此時,大多寶寶的骨骺往往已經或者將要閉合,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合理的營養、科學的運動和定期檢查,是保證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錯誤做法三:強迫寶寶運動
妨礙指數:三級

想讓寶寶長得高是需要運動的,家長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去培養寶寶的運動興趣,這樣寶寶才會多運動多鍛煉,自然也就能長得更高。

但是幫助寶寶長高也要注意適當和適量,更要確保寶寶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

運動要適度。適當的運動可以使寶寶不斷地生長,而過度的運動則會受到反效果。

寶寶的肌肉會因為過度伸展而失去彈性,反而限制了寶寶的生長。

要切實的了解寶寶的運動量。了解多大的運動量才適合寶寶,為寶寶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才能更好地長高。

那怎樣可以知道寶寶適合多大的運動量呢。 ?

嘗試給寶寶安排一個運動項目,給寶寶測一下心律並記錄下來,再讓寶寶開始運動,運動結束後再測一下寶寶的心率變化,如果加快不超過寶寶原有心率的一倍,並在停止運動後,心率很快就恢復了,這種量的運動就是對寶寶是適合的。


錯誤做法四:沒有定期做生長紀錄
妨礙指數:二級
寶寶的個子沒有長高,很多父母都把原因歸咎為寶寶還沒有發育成熟

生長紀錄是指對一個寶寶在特定的年齡段反覆測量身高和體重。每一次測量的身高、體重值反映的是當時寶寶所處年齡的生長水平。

寶寶的生長速度是判斷是否有生長障礙最直接、最簡便的有效方法,通過不同時期內連續測定身高,就可以看出身高的生長速度是否正常

對寶寶身高觀察和監護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堅持、持續,任務還是很重的。因為,3-13歲是治療矮小的黃金時段,家長最好從寶寶一出生就定期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進行監測和比較。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好文分享] 父母說話語氣,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說話語氣,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謂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其中,父母對孩子說話的語氣也很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而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可是,有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們往往能注意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們的影響作用,但卻易於忽視日常語言對孩子的影響。現在,我們一起看看父母的語言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父母又該怎樣注意自己的語言。

孩子的成長中個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與父母的互動中完成的。在小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總是正確的,自然也就以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來認識自己。

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人是了不起的,他們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因此,孩子總是無條件地承認和接受成人對他們的評價,而不能分析判斷這些評價的正確性。而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語言,無論是否是有意,往往傳遞給孩子一種關於他的評價。

如果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體驗從父母語言中傳達出來的積極評價,則孩子就比較能夠養成一種積極的個性,反而則父母會在長時間隨意的語言中培養出孩子消極的個性。此所謂家庭教育中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不過是父母們並不在意得日常語言慢慢種下的。每一天,你的言行都影響著孩子,這正是培養他們的好時機。

看看以下我們並不陌生的從父母口中說出的話:http://rebecca78119.collect.life.com.tw/note.php?action=index&sid=87475
See More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好文分享] 孩子發脾氣 父母不妥協

孩子發脾氣 父母不妥協

孩子在嬰孩時候,已有脾氣。註冊心理治療師程衛強表示, 若然父母在孩子兩歲時,沒有妥善處理亂發脾氣的情況,相反卻因孩子發脾氣而答應他們的要求,孩子可能會認為發脾氣是對的,變相助長了孩子的負面行為,影響孩子的成長。

程衛強指出, 小孩子的語言發展未能有效地表達所想,所以他們發脾氣通常有3個原因,包括透過哭鬧、扭計去爭取所需;表達不滿或發洩情緒;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採取讓步的態度,令孩子誤以為發脾氣是一種方法,要求他人滿足自己的要求。
...
逐點擊破亂發脾氣

語言發展: 教導孩子以手勢和語言,表達想要的東西,也可多利用問題,引導孩子說出心裏的要求。

表達不滿或情緒: 教導孩子宣洩情緒的方法,如深呼吸、洗臉、閉目數十下或跑步等。

父母易讓步: 多跟孩子說道理、建立良好行為的指標,例如吃飯時要等齊人才可以「開飯」、在公園玩滑梯需要排隊等等,讓孩子知道不是「一開口就有」,而是需要透過溝通、商量。

管教小貼士

設置冷靜區:
陪同孩子在房內冷靜半小時,讓孩子先冷靜下來,並了解到發脾氣是不會得到想要的東西。父母剛開始使用「冷靜區」時,孩子會變本加厲的反抗,父母宜溫柔地堅持。

訂立合理要求:
小孩子不會因為父母用了一些管教工具就完全不發脾氣,家長不應將目標定得太高,讓彼此感到壓力。

來源: 都市日報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10240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Sharing......分娩徵兆 & 入院前的準備

(33 weeks 1 day)

收到 Johnson's baby 個 email, 可以 share 一下


分娩徵兆


臨產前可能有三個徵兆,不一定三個同時出現,也無必然次序,但只要有其中一個出現,就要趕快入院。


http://www.johnsonsbaby.com.hk/knowledgebase/delivery/4.1.4.aspx



入院前的準備
在預產期前一個月左右,孕婦就應把有關分娩需用的物品一一準備妥當,並整理好嬰兒回家後要用的東西。下面是不份供孕婦參考的清單,孕婦應就個別需要,列舉適合自己的細項。





http://www.johnsonsbaby.com.hk/knowledgebase/delivery/4.1.6.aspx